这份文档是一本 IB 经济学练习册,核心是用通俗的方式讲清经济学基础概念、不同经济领域的核心知识,还有实际应用和政策建议,帮学生掌握知识点并应对考试。
先搞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—— 因为资源有限但人的欲望无限,所以得做选择。比如个人要选工作还是上学,国家要选生产粮食还是工业品。还讲了经济系统的类型,像传统社会(按祖宗规矩来)、计划经济(政府说了算)、市场经济(市场自己调节)和混合经济(市场和政府结合,大部分国家都是这样)。另外,机会成本(选一个东西放弃的最好选项,比如上学就不能上班赚钱)、生产可能性曲线(表示资源最多能生产多少东西)这些基础模型也讲得很明白。
聚焦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。消费者买东西遵循 “需求定律”—— 东西越贵,买的人越少,反之越多;还会受收入、喜好、其他商品价格影响(比如咖啡贵了就改喝茶)。企业生产遵循 “供给定律”—— 东西越贵,越愿意多生产;受技术、成本、政策影响(比如技术进步能多生产还便宜)。当供需平衡时,市场就达到了均衡价格(比如平时的菜价),如果政府干预(比如设最低工资、限价),可能会导致短缺或过剩。另外,还讲了弹性(比如油价涨了,开车的人会不会少开)、市场失灵(比如企业污染环境却不承担代价)、不同市场结构(比如垄断企业能定高价,完全竞争市场里商家只能跟着市场价走)。
想要系统学习 IB 知识?扫码领免费 IB 教材
清晰知识框架,让学习事半功倍!
看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。比如用 GDP(国内生产总值)衡量国家经济大小,经济会有繁荣和衰退的周期(比如有时候工作好找,有时候不好找)。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、稳定物价(不涨价太快或降价)、经济增长、公平分配。为了实现这些目标,政府会用财政政策(减税、花钱修基建刺激经济,或加税、减开支抑制通胀)和货币政策(央行调利率,利率低了大家愿意借钱消费投资,利率高了就反之)。还讲了失业(分暂时失业、周期性失业等)、通胀(物价持续上涨,比如以前 10 块买 3 斤菜,现在只能买 2 斤)、菲利普斯曲线(通胀和失业的关系,比如有时候通胀高失业就低)。
讲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融。为什么要贸易?因为各国擅长生产的东西不一样(比如热带国家产香蕉,温带国家产小麦),通过贸易能互相获利。比较优势是核心 —— 哪怕一个国家什么都做得好,也该专注做最擅长的,比如美国既会造飞机又会种粮食,但专注造飞机、进口粮食更划算。政府可能会限制贸易(比如加关税、设配额),但自由贸易能让大家享受更便宜、更多样的商品。另外,还讲了汇率(比如 1 美元换多少人民币,汇率变了,海淘和外贸都会受影响)、国际收支(一个国家进出口、投资的钱进出平衡)、贸易组织(比如 WTO 促进自由贸易)。
聚焦发展中国家的问题。经济增长(GDP 增加)不等于发展(还要看民生,比如教育、医疗)。穷国之所以穷,可能是因为缺资本、制度不好(比如腐败)、依赖单一商品(比如只靠卖石油,油价跌了就惨)、债务太多。解决办法包括:吸引外国投资、合理利用外援(避免依赖)、发展适合自己的技术(比如小农场用简单工具而非大型机械)、平衡市场和政府的角色(政府做好基建、教育、法治,企业负责生产赚钱)。
整本书从基础到进阶,把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点用简单的例子和模型讲清楚,不仅帮学生应对考试,还能理解现实中的经济现象 —— 比如为什么油价涨了物价会跟着涨,政府为什么会发消费券刺激经济,各国为什么要签贸易协定。